上市车企2022年业绩冷热不均 商用车企业表现低迷******
本报记者 龚梦泽
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4%和2.1%,保持了恢复增长态势,这也体现在行业个股的业绩预告之中。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2023年2月2日,沪深两市共有16家上市车企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其中净利润预增的公司有9家,占比56%。以预告净利润上限计算,16家车企平均年度净利润约为9.6亿元。
比亚迪位居净利润榜首
通过新能源业务的助力,比亚迪成为2022年国内车市的最大赢家,位居净利润榜单首位。比亚迪公告显示,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突破420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亿元至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至458.26%。
比亚迪表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涨推动了公司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销量方面,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22年累计销量为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大幅超越了特斯拉131万辆的年销量,成为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比亚迪将向300万辆的销售目标发起冲击。同时,比亚迪也在加大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开拓力度。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未来,比亚迪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会加大力度。”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销量已经达到5.59万辆,同比增长307.2%。
据长安汽车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亿元至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49%至144.9%。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表示,2022年面对缺芯、限电等诸多因素影响,公司依然实现了经营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市场占有率增幅为10.3%,市值增幅为420%。
据统计,长安汽车2022年累计销量达到234.6万辆,创近5年新高。一方面,通过“PLUS”“蓝鲸家族”、中高端UNI序列等产品的投放,长安系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139万辆,同比增长15.5%。另一方面,得益于电动化加快推进,长安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28.4万辆,同比增长160%。
受益于政府扶持资金,江铃汽车2022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5亿元,同比增长59.37%。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称,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期内收到政府扶持资金和青云谱工厂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处置带来的利润增加,冲抵了销量下降、原材料及芯片成本上涨所导致的利润下降。2022年,公司销售了28.20万辆整车,较上年同期下降17.3%。
商用车企业业绩下滑
记者注意到,以生产货车、卡车为主的上市车企2022年业绩表现低迷。作为商用车上市企业的代表,一汽解放和中国重汽预计2022年净利润分别仅为4.1亿元和2.6亿元,同比分别大跌92%和83%。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2家公司均提及自去年3月份以来,商用车市场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公司全年销量大幅度下滑,净利润较上年同比减少。可以看出,2022年由于物流不畅和油价暴涨导致的商用车市场需求大幅下滑,是造成商用车上市车企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客车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样艰难。业绩预报显示,中通客车、亚星客车和安凯客车2022年预计净利润上限分别为7900万元、-1300万元和-2500万元。3家上市公司均在公告中表示,客车市场需求显著萎缩,导致盈利空间骤降。
在年度净利榜单排名靠后的企业中,北汽蓝谷预计全年净亏损达52亿元至58亿元;赛力斯预计亏损35亿元至39.5亿元;江淮汽车预计亏损14.37亿元;刚实现“摘星脱帽”的海马汽车预计2022年由盈转亏,全年净利润将亏损12亿元至18亿元。
车市回暖背景下,部分车企业绩亮眼。《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预告净利润第一位和第六位的比亚迪和力帆科技,还摘得2022年车企净利润增幅的冠亚军。据力帆科技业绩预告显示,受益于汽车业务恢复和汇率影响,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400万元,同比增长170%左右;实现扣非后净利润3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649.95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对此,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表示,未来车企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在存量领域的厮杀过程中,强者愈强,边缘企业出局将成为下一阶段车市的一大趋势。(证券日报)
新路径引领新发展,广西北部湾银行转型发展成效凸显******
据广西北部湾银行2022年末经营快报,该行2022年度经营目标、主要监管指标全面达标实现圆满收官,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各项存款、各项贷款、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2022年末资产总额4165.09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081.1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329.93亿元,分别突破4000亿、3000亿、2000亿元大关。营业总收入194.95亿元、净利润25.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7%、24.17%。资本利润率11.1%、资产利润率0.65%,均较年初进一步上升。
优异“成绩单”离不开发展战略引领。2019年,该行“336新发展战略”落地,全面推进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业务模式、数字化转型等各项管理改革,连续两年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2022年初,广西北部湾银行党委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研究提出“既要转型、又要发展、还要管理提升”的“一轴两翼”发展路径,以发展为总目标,以转型为“总引擎”“主发动机”,以管理的精细化和管理质效提升为“助推器”“润滑剂”,为如何持续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明标定向。经过将近一年的实施落地,“新路径引领新发展”成效明显,全行转型发展、管理提升步入新阶段。
围绕新发展路径,广西北部湾银行坚定“围绕产业做银行”理念,公司业务取得新突破,通过定制化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全区重点产业发展,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大力发展物流金融、沿边金融、自贸区金融,投行业务向轻型化、标准化转型。截至2022年末,广西北部湾银行供应链业务核心企业客户132个,带动链属客户2009户,供应链用信金额同比增幅49.75%。践行“围绕客户做银行”理念,依托数字化和科技赋能丰富零售产品体系,建立差异化服务模式,推进网点轻型化智能化改革,打造“金融+生活”场景,2022年零售存款增长176.55亿元。此外,广西北部湾银行各分支机构转型升级同步推进,2022年该行钦州分行、崇左分行、防城港分行各项存款余额分别实现百亿突破,至此,该行存款百亿级分支机构达8家,“强总行、实分行、优支行”的分层管理体系落地有声,总分支协同作战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自身发展持续稳中向好,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凸显。该行2022全年“引资入桂”超1500亿元服务广西经济发展,并围绕广西机械装备制造、高端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15大重点产业不断加大资金投放,全年以“信贷+投资”方式投放各类资金3000亿元,其中年内投放桂惠贷262.35亿元、同比增长90.15%,惠及市场主体4581户,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5.15亿元。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相关业务息费能免尽免,存量费用应退尽退,近2年减费让利超过7亿元。进一步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覆盖八桂大地,加快完善机构布局,2022年新开设12家县域支行,县域机构增至65家,在13个设区市实现县域机构全覆盖,推进金融服务下沉更深、覆盖更广,赋能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曾垂易)